跨境电商B2C出口作为面向终端的零售业态
2022-05-07 17:26:13
2022年Q1过去一个多月,随着2022年亚马逊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发布,整个行业的数据逐渐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上。2022年,亚马逊Q1核心第三方卖家业务收入(佣金和FBA费用)同比增长7%,创近年来新低。安克创新Q1收入28.65亿元,同比增长18.04%;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下降2.74%..
01
BI船长认为,自去年Q3以来,2022年Q1一直保持着相对冷清的状态,无论是卖家、服务提供商还是大型平台,都较低的业务战略。
整个Q1,能明显感受到一些情况:
●【去库存】从去年积压的库存到今年Q1还没有消化,打折促销降价去库存,降低了总毛利率10%以上。而且Q1的供应链策略非常谨慎,新产品开发节奏放缓。
●【流量下降】除了个别踩几个爆款的独立站,大部分独立站Q1的流量同比下降了10%-20%。
●【运费下降】物流运费较上季度大幅下降。目前,美国线路和欧洲线路的货物数量明显不饱和。如果按照去年Q4的情况,去年年底与船公司的约价,Q1基本上是亏损的(去年年底美国西部的约价为1.5万美元,现在约为8万美元)。
●【控制人数】考虑到人工成本,今年大部分卖家都没有新增HC,主要是人员精简优化,注重人工效率的要求。
看到这些现象,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新手,你已经开始撤退了吗?然而,对行业的认知应该基于对基本面的客观判断。
船长BI试图用这篇文章讨论以下问题,希望能引起一些理性思考:
1.跨境电商还有多少市场空间?
2.如何了解跨境电商的现状?
3.卖家应该如何调整经营策略?
02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及相关数据,未来三年中国跨境电商B2C出口规模约为12.83%,规模超过4万亿元。
许多卖家可能会感到困惑。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增长的基本面没有问题,为什么生意越来越困难,毛利率越来越低,意外赔钱?
首先,从长期增长的角度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虽然没有问题,但确实存在阶段性的增长压力。主要原因有几个:
首先,美国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在物价上涨后抑制了消费者需求。
二是疫情控制放开后,消费者消费回归线下,分流线上消费。Q1亚马逊线下零售收入4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021年,美国电子商务的渗透率从2020年的13.6%下降到13.2%,首次出现负增长。
第三,去年年初,卖方对海外消费的乐观估计和对运费上涨的预期增加了库存,导致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打折去库存。
0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海外消费需求*海外电子商务渗透*中国供应链领先优势*跨境基础设施改进(定义为跨境电子商务B2C出口)
其中,海外消费者需求和海外电子商务的渗透主要取决于海外市场的经济基础和一些政策。随着技术的推广,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度相对较小。因此,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和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已成为中国卖家与全球买家竞争的关键。
从海外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跨境电子商务B2C出口作为终端零售形式,海外消费直接影响电子商务规模,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顶级消费市场,过去20年零售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大大促进全球电力增长,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当前疫情下,美国消费仍保持积极增长,因此从长期消费规模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消费市场仍具有较强的韧性。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品零售和餐饮。
以中国为例,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渗透率为25%,居世界第一;其他海外市场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低于20%,海外电子商务渗透率的增长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许多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供应链的优势是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具有成本效益,今天,虽然跨境电力领域有一些相对较高的溢价和全球供应链组织能力品牌,但供应链能力输出仍然是中国跨境电力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
由于中国的供应链是建立在统一的大市场基础环境下的,供应链的上下游可以保持相对一致的基础环境,如生产模式、流通速度、产品定价等。例如,在疫情下,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防疫材料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制造的过程,但许多国家无法做到。此外,目前中国供应链的主要优势在于中低端水平,而跨境电子商务则以消费品为主,对产品的需求集中在功能性需求水平,这与中国巨大的中低端产能相匹配。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中国供应链优势的不可替代性仍然存在。
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最初依赖于传统的贸易体系,所以你会发现许多物流公司以前都是传统的货运代理,许多收款公司从其他主要业务扩展到跨境领域。早期的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服务主要由需求方驱动,发展相对缓慢;直到2017年,更多的资本开始对跨境电子商务供应商的作用持乐观态度,并投资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营销、支付、ERP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投资100多项,涉及200多亿元。在资本的支持下,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提供商参与了每个细分需求领域。
根据上述数据,海外消费者需求的稳定增长和电子商务渗透率的逐步提高是支持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面。中国供应链长期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
04
这个行业走捷径的方式越来越少,没有所谓的风口可以通过抓住它来致富。如果这个行业可以通过抓住一两个热门风格来完成,那么这个行业就不健康了。
-卖家说。
在过去的十年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突然发现,一旦市场增长缓慢,许多商业策略就失败了。开更多的商店。扩大类别。广告评估。批量阿里巴巴。。。它似乎不起作用。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听到一些媒体报道谁裁员。大型销售账户被封存。服务提供商雷霆万钧,他们非常焦虑。
但从认知上看,我们认为卖家首先要调整对跨境电商业务的认知。跨境电商不再是9元9买价20美元的行业,也不再是三五年就能买到深圳湾一号的业务。本质上是零售业务。既然是零售业务,从全球上市零售公司来看,合规后净利率在5分左右。所以作为卖家,首先要抛弃对跨境电商【致富】的期待,卖家要把跨境电商当成正常的零售业务模式;此外,全球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导致许多卖家将疫情刺激下的异常增长(2020年至2021年Q1)速度作为预测未来增长速度的依据。很多人认为,即使疫情好转,由于增长惯性,跨境电商的增长速度也会延续疫情下的高增长,但近几个季度的相关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相关指标正在逐渐下降到疫情前的水平。
2010~2021年美国社会零售电商渗透率。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marketplacepulse。
总的来说,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增长了近十年的快速增长,规模超过2万亿元,由于海外消费能力不足,增长率下降。
05
作为卖家,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无法控制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船长BI认为,更重要的是从内部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
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看,要高度重视度重视对各种财务业务指标的监控,我们必须清楚地计算财务账户。业务账户清晰,不再依赖经验主义进行业务判断;业务现金流应列为最重要的指标,尽可能提取一些占用资金成本高的商品,适度降低毛利率,提高资金周转率;绩效侧应做好海外库存节奏,做好普通船舶。快船和空运的搭配,尽量不要在途中占用太多资金。
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看,人员迭代优化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无论是运营、产品开发、采购还是中后台人员,都应尽可能建立一套能源效率体系。人员输出应通过数据来衡量和设计适者生存。
从类别的角度来看,为了适度控制类别扩展的节奏,除非类别的确定性相对较高,否则不建议大规模投资试错,对于一些产出效率过低的类别,果断切断,不要占用资本和人力在一些太长的尾巴类别,应该关注高投资回报率的头类别。
最后
船长BI作为SaaS服务提供商,服务于数十万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我们一直希望帮助卖家提高业务效率,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基于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和人才中心,船长BI始终对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行业有高峰和低谷是正常的,只有起伏才能沉淀行业的韧性,行业不一定那么好,但不一定那么坏!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caihong@youzan.com 删除。